2020年新春,新冠疫情阻击战在全国打响,无数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以平凡之躯顽强抵挡病毒的凶猛攻击。这其中,有一群二十多岁的大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是什么支撑着年纪尚轻的他们如磐石般坚挺在疫情一线?带着这个疑问,我采访了资中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生沈金贤。
访谈前我了解到,沈金贤硕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 是我院引进的“甜城英才”中的一员。疫情期间,沈金贤由急诊科抽调到发热病人隔离留观病区。发热门诊留观病区负责对符合留观标准的发热患者进行隔离留观治疗,同时负责患者的咽拭子采集等。沈金贤下班后,我和她进行了一次对话。
“据我所知,你在这次疫情中进入了隔离区工作?”
“是的。我所在的发热留观病区,位于隔离病区三、四楼,主要对符合留观标准的发热患者进行集中留观隔离,阻断可能成为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对其他人员的传染。”
“这样说来,这算是疫情哨兵了。”
“是的。”她轻轻笑道。“我很愿意谈谈留观的这群患者,特别是他们的心理变化历程。”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心理疏导很重要,希望分享出来后,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留观期间,患者的心理是很忐忑的,因为不确定自己的病情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等待结果,是一个很煎熬的过程。”沈金贤的声音因为疲惫有些黯淡。“这需要非常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会产生抵触情绪。”
“那这样的心理压力靠患者自身能调解改善吗?”
“像前面说的,很难。所以,我们医护人员还要承担心理疏导工作。要疏导,就要先弄明白:患者为什么会焦虑?这是因为对病毒本能的惧怕,怕自己被传染了,而这样的认识源于对病毒不了解。这样分析下来,我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才能对症下药。”
“有点剥开现象看本质的意思?”
“有点这个意思。”沈金贤继续说道,“我们再来说说有抵触情绪的患者。”
“我也特别奇怪,焦虑能理解,但说到抵触,在医院接受检查,为什么会抵触呢?”
“这个问题需要交换身份,设身处地的站在患者立场来考虑。抵触,是因为受限制,这个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好的感受,更不要说因此会造成金钱、时间等损失!”她语速不快,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很多留观患者都认为自己只是普通发个烧,感冒而已,没必要进行这么严格的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对他进行长达14天的留观隔离,抵触情绪很容易爆发出来。”
“的确!这样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会发现很多问题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是的。我常常跟患者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沈金贤笑了笑,“这不是什么大道理。你把事实摆出来,让他们明白:我们是基于什么原因要对他们进行隔离,隔离对他们自身有哪些好处,不隔离,对大家又有什么样的危害。一点一点谈开,让他们自己权衡利弊,这样他们就明白了。”
“事实最有说服力!”我开始佩服起眼前这个秀气的女医生来。“进入隔离区,你家人知道吗?他们怎么看你这个事?”
“我父母都不知道。”语音中有些哽咽。“到现在都没告诉他们,怕他们担心。疫情刚在武汉爆发时,我回了趟安岳老家,还没来得及吃团年饭,就接到通知赶回了医院待命。因为工作,我已经两年没回去了,本以为这次能陪爸妈过个年,结果……”沈金贤的眼泪抑制不住流了下来。
“是很遗憾!那疫情结束,准备回去陪陪二老?”
“不,没时间了!”她轻轻的,却很坚定的说,“疫情结束,我想去进修。本来我应该3月份到华西进修的,现在看来要推后了。”
“为什么会选择进修呢?”我很是吃惊。
“对医生来说,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进步。进修可以提高自己的临床专业水平和病情处置能力,增进自己对疾病的了解。将自己的所学运用于临床,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福音。”
“沈医生,你有信仰吗?”
“当然!希波克拉底医生誓言知道吗?”
“ 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 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 我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
“对!这就是我的信仰!心中有信仰,便有了敬畏,就好比你内心里上有天,下有地的时候,你很踏实,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事。”
这些话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们还在以半大孩子定义90后时,他们已经以自己的力量扮演起了社会主力军的角色!
在访谈的最后,我请她将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总结成一句话,她说道:“对疾病、病毒的认识,我们还任重道远,要脚踏实地,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不要给自己留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