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血压测量,需注重细节(血压测量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07-16-2025     点击数: 16 次

供稿:心内科 李文平

 

2024年8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正式发布,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逐渐上升趋势, 尤以中青年更明显。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6%,患病人数约2.25亿--数据引自《中国心血管病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目前,高血压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大死亡原因,占全部死因的近50%。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延缓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image.png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在临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诊室血压测量和诊室外血压测量。前者包括由医护人员进行的常规诊室血压测量以及患者自我操作的自动诊室血压测量,均需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后者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可提供医疗环境外大量血压数据,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比诊室血压更为显著,预测心血管风险能力优于诊室血压。无论诊室血压测量还是诊室外血压测量,均建议使用通过国际标准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81060、欧洲高血压学会、英国高血压学会或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正确测量血压是监测健康状况、管理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环节。血压测量包括以下是测量血压的步骤和一些注意事项,帮助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一、准备阶段

1.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因为它们通常比水银血压计更易操作且读数准确。确保血压计适合成人使用,并定期校准以保证准确性。

2. 环境准备:在安静、温暖且光线适宜的环境中进行测量,避免在寒冷或嘈杂的环境中测量,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血压读数。

3. 个人准备:

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

测量前30分钟内避免吸烟、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进行剧烈运动;

测量前应排空膀胱,因为膀胱充盈会增高血压;

坐位测量时,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板上,手臂放在心脏水平位置;卧位测量时,手臂同样需置于心脏水平。

 image.png

二、测量步骤

1. 正确佩戴袖带:袖带应紧密但舒适地包裹在上臂上,通常袖带下缘应位于肘窝上方2-3厘米处。确保袖带覆盖手臂的大部分肌肉,但不紧绷到影响血液循环。测血压时,过紧的衣物会压迫动脉,导致血压值不准确。

2. 开始测量:启动血压计,按照说明书指示操作。大多数电子血压计会自动开始充气并测量,期间保持身体静止,不说话,放松呼吸。

3. 记录结果:等待血压计显示测量结果,通常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心率。记录下这些数值,便于日后对比。

三、注意事项

1、测左手还是右手?理论上来说,大多数人右侧上臂比左侧上臂血压高5~10mmHg,左右下肢血压基本一致,下肢收缩压比上肢高20~40mmHg。但部分人群左上臂血压却稍高于右上臂。故指南建议,首诊时应测量左右两上臂血压,然后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血压的上臂。

 image.png

2、多次测量: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血压平均值,建议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进行多次测量,特别是在早晨和晚上。白天血压有两个高峰:上午6~10点及下午4-8点,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测量血压,可了解一天中血压的最高值。服降压药后2~6小时内测血压,可反映药物的最大降压效果。需注意,高血压患者最好选择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升高时间的节律性不尽相同,患者要经常自测,以便了解血压变化的规律。出现不适如头痛、头晕时,要及时自测;开始服药或更换降压药时,尤其要规律家庭血压监测。测量血压时,每回测量应至少测2次,间隔30-60秒钟。如果差别≤10mmHg,则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如果差别>10mmHg,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3、定期校准: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定期检查和校准血压计。

4、遵循医嘱:如果有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接受治疗,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测量和记录。

5、理解读数:一般认为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为理想血压。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诊室血压低于140/90 mmHg,家庭自测血压低于135/85 mmHg是可接受的。对于大多数患者,如果耐受性良好,建议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但对于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肾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其血压控制标准又不尽相同 ,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血压“达标”。

image.png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正确、有效地测量血压,从而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状况。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血压持续异常,请及时咨询心血管内科专科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地址:资中县重龙镇迎宾路92号
医院电话:0832-5522580
院总值班电话:0832-5950120
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急救电话:0832-5518083
传真:0832-5510606
投诉电话:0832-5523776

网址:http://www.zzrmyy120.com
版权所有 2016-2022 ALL RIGHT S RESEVERVED
网站建设:天健世纪
蜀ICP备12021863号-1

资中县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