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08-04-2025 点击数: 113 次
供稿:康复科 李婷
夏天出门就像进了蒸笼,“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成了日常。但你知道吗?“热死人”真不是夸张—— 今年多地高温突破40℃,热射病急救案例突然增多。这种最凶险的中暑,短时间内就能让多个器官“罢工”,死亡率超50%!老人、孩子、户外工作者要特别小心,就算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可能中招。
怎么发现早期信号?突然高烧昏迷该怎么办?哪些错误操作会让病情更严重?这份科学防治指南,带你认清热射病的真面目,关键时候能救命!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属于医学急症。当人体核心温度持续超过40℃,并伴随昏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高达50%以上。
两类热射病,高危人群不同
1.经典型热射病
人群: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孕妇。
诱因:高温高湿环境下通风不良(如未开空调的房间、密闭车厢)。
2.劳力型热射病
人群:运动员、军人、消防员、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
诱因:高强度运动+脱水,即使年轻人也可能猝死。
识别危险信号
热射病不是突然找上门的,身体会先给这些“预警信号”:
1.早期:头晕、恶心、皮肤灼热无汗、心率加快。
2.进展期:意识模糊、谵妄、抽搐
体温>40℃(需直肠测温,腋温可能不准)
皮肤干燥或大量出汗(后者常见于劳力型)
急救:黄金30分钟
1.立即降温
转移到阴凉处,脱去外衣。
冷水浸泡(最佳方法)或冰袋敷大动脉(颈、腋下、腹股沟)。
避免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热射病无效)。
2.拨打120
热射病需静脉补液和器官支持,家庭无法处理。
预防关键措施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10:00-16:00),外出时戴宽檐帽、透气衣物。
2.每小时补水500ml(不要等口渴再喝),可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
3.警惕"湿热叠加":湿度>60%时,汗液难蒸发,更易中暑。
4.特殊人群:
老人:空调调至26℃左右,避免为省电不开空调。
运动员:训练前称体重,若运动后体重下降>2%,提示脱水。
误区澄清
“喝藿香正气水能治热射病”→ 不能!里面含酒精,可能越喝越脱水,降温才是关键。
“年轻人不怕热”→ 错!劳力型热射病大多发生在青壮年,剧烈运动后千万别硬扛。
高温天里,热射病离我们并不远。记住“早识别、快降温、急送医”这三个关键点,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帮到身边人。夏天再热,也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小贴士
我院康复科开展了传统的针灸、推拿、针刀治疗、中药熏洗、中药气疗舱治疗等中医特色疗法;现代康复的智能评定、关节松动术、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系统康复。间歇性管饲(IOE)技术。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
联系电话:0832-5801303
门诊地址:东院区4楼407诊室
住院部地址:西院区13楼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址:http://www.zzrmyy120.com
版权所有 2016-2022 ALL RIGHT S RESEVERVED
网站建设:天健世纪
蜀ICP备12021863号-1
资中县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