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0-31-2025 点击数: 9 次
供稿:ICU 吴贤丽
亲人被推进ICU的那一刻,谁不是心里咯噔一下?冰冷的仪器、匆忙的白大褂、有限的探视时间,门里门外仿佛隔着两个世界,焦虑感瞬间把人裹住。但咱先稳住!ICU不是“禁区”,而是守护生命的“终极防线”,藏着医院最硬核的医护天团和顶配设备。作为家属,摸透这些常识,既能少走弯路,更是在给亲人的康复“加码”——这5条干货,务必码住!
探视“严管”?为了安全
别怨探视时间短、人数卡得严,ICU里的患者免疫力极低,外人带进去的一粒细菌,都可能引发致命感染。而且仪器报警声是“救命信号”,安静环境才能让医护第一时间响应。

家属要做:按规定时间、人数探视,别追着护士要“通融”。进门前洗手消毒、穿好隔离装备,感冒发烧绝对别硬闯。说话放轻音,手机调静音,哭闹喧哗只会干扰治疗。
浑身插管连线?别惊慌
看到亲人身上插满管子、连满电线,谁都会心慌。但这些看着复杂的“装备”各有妙用:气管插管帮呼吸,心电监护盯心跳血压,鼻饲管送营养,导尿管排废液——每根管子都是医护的“助手”。

家属要做:只看别动!千万别手痒去调仪器参数、扯管子。有疑问等护士不忙时轻声问,他们早就把管路固定得稳稳的,比咱更上心。
沟通别乱问!选对“联络人”
ICU医护脚不沾地,一群人围着问“怎么样了”,既耽误时间又容易传错话。高效沟通才是“黄金助攻”。

家属要做:推选出1位冷静靠谱的“首席联络人”,统一对接医护。抓准沟通时机——医生查房后、护士专门找你时才是最佳时间,别在护士扎针时凑上去问。把“怎么样了”换成精准提问,比如“今天心率稳定吗?”“呼吸机参数有调整吗?”记得带纸笔记重点,顺便主动报清病人病史、过敏史等信息。
您的情绪稳定,是“隐形良药”
别以为患者昏迷就没知觉,他们仍可能感知到外界的情绪。家属哭哭啼啼、互相争吵,只会让患者更焦虑,反而拖慢恢复。

家属要做:多轻声说鼓励的话,“我们都在等你”“医生说你今天更棒了”。别在床旁抱怨,保持积极气场。自己也要吃饭休息,实在撑不住找亲友搭把手,或者找医院社工——你稳住了,亲人才有底气。
治疗没“准信”?理解不确定性
危重病情就像“过山车”,可能前一天好转,第二天又反复,治疗方案也得跟着动态调整,医生没法给“绝对保证”,不是不尽力,是医学的严谨。
家属要做:别逼医生要“痊愈时间表”,ICU的目标是先稳住生命体征,为后续康复铺路。相信医护团队的“集体智慧”,多关注小进步,比如“呼唤有反应了”“血压稳了”,这些都是希望的信号。

最后想说,亲人进ICU,对家属是场“硬仗”。但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扛——专业的ICU团队24小时守护着您的亲人。理解规则、配合治疗,照顾好自己,就是给亲人最坚实的后盾。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址:http://www.zzrmyy120.com
版权所有 2016-2022 ALL RIGHT S RESEVERVED
网站建设:天健世纪
蜀ICP备12021863号-1

资中县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