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如何认识肿瘤标志物

发布时间:11-07-2025     点击数: 10 次

供稿:肿瘤科  黄温勇


以下是一篇关于肿瘤标志物的科普文章,助您科学理解肿瘤标志物的作用与意义:

肿瘤标志物:癌症诊断的“信号灯”与“辅助工具”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或机体对肿瘤反应产生的特殊物质,可通过血液、尿液等检测。它们是癌症诊断的重要线索,但并非确诊依据。以下是关键信息总结: 

1. 肿瘤标志物的本质

肿瘤标志物由肿瘤细胞产生或机体对肿瘤的反应产生,包括蛋白质、糖类、基因片段等。它们存在于血液、体液或组织中,是肿瘤细胞“作案痕迹”的体现。

image.png 

2. 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对应疾病

甲胎蛋白(AFP):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孕妇、肝炎患者也可能升高。

癌胚抗原(CEA):广谱标志物,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吸烟、肠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轻度升高。

糖类抗原125(CA125):卵巢癌的常用标志物,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使指标升高。

糖类抗原19-9(CA19-9):胰腺癌的敏感标志物,胆囊炎、胆结石等良性胆道疾病也可能引起升高。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也可能导致升高。

3. 肿瘤标志物的作用

辅助筛查: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长期吸烟者)定期检测,可早期发现潜在风险。

辅助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提高诊断准确性。

监测治疗效果:治疗后指标下降,提示治疗有效;指标升高,可能提示复发或转移。

预后判断:部分标志物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相关。 

4. 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原因

良性疾病:炎症、感染、肝硬化、胆囊炎等可能导致指标轻度升高。

生理因素:妊娠、月经期等特殊时期,部分标志物可能生理性升高。

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熬夜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5. 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检测

指标升高≠癌症: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如CT、B超)、病理检查等综合判断。

指标正常≠无癌:部分癌症不分泌特定标志物,或分泌量极少,检测结果可能正常。

动态监测更重要:关注指标变化趋势,多次复查比单次检测更有意义。

温馨提示

肿瘤标志物是癌症诊断的“信号灯”,而非“判决书”。发现指标异常时,保持冷静,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科学看待检测结果,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管理癌症的关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地址:资中县重龙镇迎宾路92号
医院电话:0832-5522580
院总值班电话:0832-5950120
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急救电话:0832-5518083
投诉电话:0832-5523776

网址:http://www.zzrmyy120.com
版权所有 2016-2022 ALL RIGHT S RESEVERVED
网站建设:天健世纪
蜀ICP备12021863号-1

资中县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